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明秦王墓(明秦王墓所在的地区是西安的长安区大府井村)

西安秦王墓里面的是不是李世民

不是李世民,是明朝的13位封号为“秦”的藩王。

西安秦王墓说的是明秦王墓,位于陕西西安,为明代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将地位仅低于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并设西安府。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

“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故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秦藩国之大,藩王之多,享国274年,伴随明朝始终,并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这在有明一代和中国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扩展资料:

李世民的陵墓叫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秦王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陵

昔日风光的秦王墓,为何如今成为了菜园?

西安在古代被称为长安,是一座充满了历史文化的城市。同样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墓地也是多到不行,毫不夸张地说,随便找个地方修路建房子,都有可能挖到一座王公贵族的墓地。

在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建藩封王,将自己的次子朱樉封为了秦王,设立了西安府。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被封为秦王。

朱樉在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于西安,镇守关中和西北。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举荐为宗人府宗人令,洪武二十八年(1395),诏令帅平羌将军宁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皇帝赏赐甚厚,同年三月薨,葬于今长安区杜陵原。

秦王朱樉其后270多年间,共有十三位明藩王去世,他们死后下葬的13座陵墓和50余座陪葬墓冢散落在东起鸣犊西至三爻一带的少陵、凤栖塬上,伴随明朝始终,共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

当年各陵墓建筑宏伟,陵前殿堂楼阁竞相错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园,这在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府井村这座明秦王墓便是其中的一座,埋葬的是第十代明秦王—宣王朱怀埢,只是现在看上去有些凄凉。

秦王墓前神道及周围土地都种上了菜,东西两排翁仲、华表、仗马、石虎、石羊被黄土埋了半截,圈起来的神道成了菜园子,围墙外杂草众生。秦王墓神道用围墙围着,门上了锁,里面有两条狗看着菜园子。

秦王墓旁的皂荚树是一级保护古树,如今一个大枝已折断,留着火烧的痕迹。

八梭形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马、双手持笏的文官和双手持剑的武官,一对蹲狮。其中两个华表上的蹲兽均已不知去向,西侧的石羊和武官也没了踪影,墓碑不存,仅剩残缺的驮碑龟石。这些明代石雕,看上去造型雕刻大气而精美。

隔着围墙,隐约可以看见围墙外原来神道位置,现在是农民菜地里的两尊翁仲。

三府井村2008年开始拆迁,现在村子已没了,只留下村牌坊。

明秦王墓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墓地周围建有一圈围墙,这里只有一个门,基本上常年落锁,只有守墓的人才有钥匙打开。很明显,墓地里的菜就是守墓人种植的。他不仅在墓园内种植了一片菜地,在墓园之外也种植了一片菜地。这样做难道不算破坏文物吗?

对此,文物部门表示,在墓园中种菜这件事他们是知晓的。为此他们认为这只是守墓人生活所需,况且他种植的地方只是地表层。因为有文物所以这里的居民早就已经搬走了,只有守墓人在这里,种点菜并没有人什么,只要他不破坏文物就行。

这个说法一出来,不少的网友表示,文物部门也是蛮佛系了。确实,蔬菜之生长于表层,基本上一年一种,只是会给日常提供补给而已。不过在墓地上种吃的,总让人感觉到似乎哪里怪怪的。

明秦王墓的简介

秦王朱樉墓在西安市南郊杜陵原上,长安区大府井村东。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秦王,十年就藩西安府,镇守关中。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卒。

朱樉陵园建筑豪华,今已荡然无存,惟有黄蓝诸色琉璃瓦残片散于陵前,园门西南,神道直北,旁列华表,麒麟、虎、羊、马、狮、人等石雕,东西对列,庄严肃穆,气势宏伟。

秦王朱樉其后二百多年间,共有13位藩王,1位世子,16位王妃,38位郡王去逝,他们死后下葬的共68座陵墓散落在东起鸣犊西至三爻一带的少陵、凤栖塬上,当年各陵墓建筑宏伟,陵前殿堂楼阁竞相错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