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四川记者何浩源
从光华大道进入华蓥市,可以看到“308华光”五个红色大字矗立在红岩大道路口,旁边是一个巨大的相机镜头模型,这是正在建设的华蓥“三线记忆”主题文化园的入口之一。“308华光”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建这个公园?这个公园有什么特点?1月14日,一位来自四川的记者进行了访问。
华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股股长杨秀波说,华光是三线建设中落地华蓥的工厂,308是工厂的代号。华光场主要生产74式地炮近程激光测距仪等军工产品和相机镜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实施三线建设战略。1965年至1972年,华蓥山先后成立了洪光、华光、明光、广金、星光、江华、长城、辽源八家三线企业。
“三线记忆”主题文化园总投资约3500万元,占地约167亩。园区以“三线文化”为主线,根据三线背景和华蓥八大军工厂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八个区域,以点带面的方式展示军工企业生产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标志性产品和物资。
在“洪光工厂”一带,有一个女人操作电影放映机放映电影的雕像,一个老人在雕像旁拍照。苏利红,55岁,从1982年到1989年在洪光工厂工作了7年。
苏利红回忆说,当时洪光工厂很大,有一万多人,学校、医院、舞厅、电影院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他当时是一名钳工,这台电影放映机是洪光工厂生产的。“别看这台机器落后。那时候是我们的宝贝。每天下班,工厂都用它来放电影。它在工人中很受欢迎。新片上映时,我们得提前抢位置。”
园区还将三线工厂的产品模式与园区设施相结合。燎原场区门口,有四个黄色子弹状的凳子。“这是辽源厂生产的全球子弹模型。这样的设计既能突出三线主题,又能让市民在这里坐下来休息。”杨秀波说。
说到全球子弹,还有一个故事,终结了中国射击依赖进口子弹的漫长历史。
此前中国射手参加比赛,长期使用前西德气子弹。1978年底,国家决定辽源厂研制4.5毫米气弹,用于比赛。这种气动子弹体积小,结构简单,但由于几何形状规则,对光滑度和射击精度要求高,不容易研制。
但经过厂内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试制出两批样品,送北京市国家体委靶场检测,证明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精度高于西德弹。1982年,国家体委正式通知各省射击队将通用牌气动子弹列为全国比赛子弹。
一大批知名运动员曾与全球子弹一起训练,包括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和奥运冠军吴。在园区辽源厂区,还展示了吴参观辽源工厂的照片。
在江华工厂区,有几个巨大的马克杯雕塑。这些三线工厂不生产马克杯,为什么会有这些雕塑?苏利红笑着说,那时候工厂里会有各种比赛,瓷杯是最常见的奖品。他赢得了许多这样的奖杯。“看到这些杯子,我就想起了当年的时光。”
公园还运用现代手段展示三线主题。在洪光厂区,一名工人正在华映地图上安装led灯。杨秀波介绍,地图上所有代表道路的线都用led灯显示。“当时建工厂的地方,修了路。用灯光展示道路,可以让公众更清楚地看到当时八大工厂的分布,也增强了视觉效果。”
杨秀波介绍,园区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铺设路面,种植乔灌木1800余株,绿化面积约3万平方米。八大军工厂“三线文化”雕塑素描基本完成。预计2021年春运将全面完成。
视频和摄影吴迪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电话028-86968276]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jiheo.com/rwly/7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