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0日讯(记者赵保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一些旅客的出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尤其是境外游。旅客为了避免感染或受出入境政策影响,纷纷改签车票。海外航空公司制定的退票政策也各不相同,“退票不退款”的规定被很多消费者诟病。市民孙先生向(0532-80889431)反映,2020年2月,因为疫情原因,他已提前取消预订亚航空公司的机票,结果3555元机票费至今未退。更让孙先生难受的是,他只收到了同等金额的代金券。对此,王新调查发现,虽然2020年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空对因疫情导致的航班延误或停飞向消费者退款,但亚航等境外航空公司使用代金券处理消费者的退款请求,代金券仅供旅客使用。
亚航在航班停飞后拒绝向消费者退还现金。
针对航班限飞和停飞,多家境外航空公司相继出台了代金券、改签等“各种”退改签措施,但并没有全额退款,与此前国内航空公司承诺全额退款的政策不同。海外航空空公司的退票政策让很多消费者吐槽。家住青岛的孙先生在云南读书。他想从昆明到泰国旅游比较近,于是和朋友约好,和订票平台一起订了昆明到曼谷的机票。他准备在他的目的地玩得开心。当时负责承运的航空公司空公司是亚航空。由于疫情,这个航班临时停飞,然后他退票了。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平台已经退票了,但是是代金券而不是现金。
“首先,不是消费者造成的。我们应该享有全额退款的权利。其次,未经同意就以代金券的形式返还给我们,这是不可接受的。”孙先生认为,亚航空的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线订票平台只能执行航空公司退票政策。
针对孙先生反映的情况,第一时间联系了订票平台。对方查了订单号后告诉信网,客户确实是通过这个平台订的票。至于退票政策,他们只能执行航空公司空的标准。“客户购买的机票产生的费用由亚航空收取,亚航空给出的退款政策是向客户返还代金券。平台不能换,代金券只能在订购亚航机票时消费。”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虽然2020年民航局要求航空空公司对因疫情造成的航班延误或停飞向消费者退款,但亚航作为境外航空公司分部,对民航局没有直接管辖权。“如果是国内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是给客户退款,但是像加拿大航空空或者亚洲航空空都是以代金券的形式给客户退款。
很多海外公司都实行了“代金券”制度。
随后,新文通过孙先生的订单联系了亚航空公司客服。客服查询后表示,他们可以将机票金额保留在亚航aorasoa的会员账户中,客户可以在收到金额后的730天内重新订购下一趟航班的机票。此外,客户预订的航班旅行日期不限于730天,可以根据公布的航班时刻表确认旅行日期。至于为什么不退现金却退凭证,客服没有正面回应。
无独有偶,王新在航空公司空客运销售代理人协会发布的一份名单中看到,包括马航空、肯航空、菲航空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都使用了EMD TRNS(仅限旅客使用的代金券),而且各航空公司对EMD的使用都有限制。
凭券退票是否合理,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航空公司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信中还联系了除亚航空以外的加航空。
加航空客服人员在电话中证实,根据政策规定,目前所有时间和航段的机票退款均以代金券形式返还。对方补充道:“为了保障乘客的权益,乘客还可以进行改签或者免费兑换永久有效的免费里程。\”
当被问及非直接退款是否是为了缓解企业的现金流问题时,客服并没有正面否认,只是无奈地重复了一遍,不能现金退款。
中国民航可以督促航空公司现金退票。
对于境外多家航空公司给出的“不予退款”的退款政策,中国民航服务质量监督中心建议他们与航空公司协商,督促其现金退款,但对处理结果不做具体承诺。民航方面也透露,如果境外航空公司的航班始发地不在中国,他们是不能接受投诉的。“如果乘客的原籍在昆明,我们可以接受。”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尹红律师分析,此次纠纷涉及乘客、订票平台、亚航空三个主体。消费者未能乘坐飞机是因为航空公司空公司取消。消费者与预订平台的关系是网络服务合同。“也就是说,订票平台已经如实向消费者提供了航班信息,进行了预订服务,接下来的服务内容应该由航空公司来履行。”尹红介绍,退票纠纷主要是因为亚航没有实际退票,所以航空公司应该对消费者承担主要责任。消费者遇到类似事件,可以向消协投诉,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jiheo.com/rwly/7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