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丁玉梅
“核酸检测材料在最近三天到达。大家都来卸货,分发物资。”
“你们村需要的防疫物资马上就送到了。”
“给下大滩村100个口罩和30套防护服。我马上把它们送去。”
……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青石嘴镇公益性岗位、环卫管理组长马志云整天奔波,没有一个“困觉”,没有一顿“定心丸”。他一天到晚要么是运送防疫生产物资,要么是发放防疫物资。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运输队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月22日,刚刚完成区域人居环境卫生任务的马志云接到了镇党委政府的新任务——负责镇里防疫物资的运输和调配。
44岁的马志云匆匆忙忙回家收拾行李,继续工作。24小时待命,随时送材料。“白加黑”的耦合已经变成了马志云的常态。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青石嘴镇防疫物资的运输得到了有效保障。
防疫物资的运输关系到疫情防控的大局。是保证疫情防控大局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员核酸监测的重要基础工作。不能容忍任何错误。
“防疫物资就像前线的‘弹药’。他们责任重大,不能马虎。”每次接收防疫物资运输,马志云和同事们总是认真核对每一件物资的数量和种类,确保防护服、消毒凝胶、采样管等十余种核酸检测物资准确及时地运送到青石嘴镇的23个检测点。
防疫物资种类多,需求量大。如何高效、精准、有序地分配它们,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10月30日,马志云接到了青石嘴镇23个点为期3天的核酸检测材料运输发放任务。那一天,运送的物资只有三车。卸完物资已近午夜,发放核试验物资时已是凌晨2点。
“只剩下三个检查点了。大家加油!”看到工作人员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马志云不停地给大家加油,他一直没有休息。他不停地来回搬运材料,试图分担更多的任务。终于在凌晨5点左右,齐新的所有人都完成了物资的精准发放。
起初,青石嘴镇疫情严峻。最近几天,由于紧张的工作,马志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神经越来越弱,听力下降;原本受伤的大腿大面积水肿,再加上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胃病…同事劝他多休息,把工作交给别人。他笑着说:“这点苦算不了什么。一线工作人员比我们还辛苦。”
马志云每天重复着收、卸、发物资的工作。由于人手不足,他和其他同事承担起批量生产物资的押运工作。工作量越来越大,他从不抱怨。他总是说,“如果我们快点,全镇的疫情防控进度会更快。”。
在门源县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仍有许多马立克志云人冲在防疫的第一线。无论多苦多累,他们都不害怕,因为他们坚信,在你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场“战斗”终将胜利!
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青海日报媒体平台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jiheo.com/rwly/7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