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后,洪学智被调到吉林农机部任处长,离开了他热爱的军队。
然而,洪学智并没有消沉,而是热情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每天跟专家学习农机生产,空到基层调研。每天,他的工作都很充实。
这一天,他的老战友韩先楚来看望他,向他转达了毛主席的口信。
原来,韩先楚前些天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专门问他洪学智在哪里。好久不见。
韩先楚报道洪学智以极大的热情在吉林农机部工作,和专家一起研究发明了农村生产线。
毛主席听后,笑着对韩先楚说,请你给洪学智捎个口信。几年前,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才能还可以再用。
韩先楚听后,很快抽出时间来看望洪学智,并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
显然,在毛主席看来,洪学智虽然被下放了,但还是很好的。不要压抑,局部磨炼就好,以后有机会还会重用。
听到这些话,洪学智心里百感交集,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想到洪学智呢?这还得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说起。
1960年5月,蒙哥马利访华,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蒙哥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盟军将领。他也对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了如指掌,尤其是洪学智率领的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成了炸不倒、冲不倒的钢铁生命线。蒙哥马利对此印象深刻。因此,蒙哥马利这次见毛主席时,特意要求见洪学智将军。
但当时洪学智正在下放,无法安排他与蒙哥马利见面。
可是蒙哥马利一提,毛主席突然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洪学智的消息了,我也不知道他的近况,更不知道他现在的状态。
所以,当韩先楚来汇报工作时,毛主席问他这件事。
韩先楚和洪学智是好朋友,一直有联系。于是,韩先楚把洪学智的近况告诉了毛主席,让毛主席转告洪学智。
让毛主席韩先楚传话,显然是爱才爱才的表现,说明洪学智在他心中还是一个很有能力,很当之无愧的将军。
那么,洪学智将军有哪些重要的功勋和优点能让毛主席如此怀念他呢?至少有三点。
第一,长征时,洪学智送来了支援中央红军的第一批物资。
1935年7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红四方面军到达川西北的黑水。当时部队困难很大,红四方面军决定在这里建立后方根据地,由洪学智领导后勤部队,负责收容伤员和筹集物资。
此时,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即将到达这里。由于中央红军缺衣少食,有的部队一周吃不下一粒盐,更不用说肉和其他物资了。红四方面军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命令洪学智不惜一切代价筹集物资,与中央红军会合。
洪学智对此也非常重视。但他当时安置红四方面军伤员,保障后勤,已经很困难了。他还能去哪里筹集材料?
但洪学智没有推脱,而是带着宣传队,挨家挨户做工作,尽可能多的筹集物资。最后,他设法筹集了大量的物资、药品和近百匹马。太难得了!
这些物资送到红三军团总部后,毛主席、彭主席亲自出来迎接。看到这么多有价值的资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所以洪学智也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是朝鲜战争期间,洪学智修建了钢铁补给线,极大地保障了中国志愿军的后勤供应。
抗美援朝前期,美军凭借空的优势,每天连续派飞机轰炸中国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中国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受到严峻考验。然而,在后勤指挥官洪学智的努力下,一条断不了、冲不倒的钢铁生命线被打造出来,这让联合国军连呼惊叹!
这个光荣的任务也为洪学智的军旅生涯增色不少。回国后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可以说,有了洪学智,毛主席就不用担心解放军的后勤了。
第三,洪学智生性豁达,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也毫无怨言。
比如这次洪学智就是被彭先生牵连后被迫离开部队到地方任职的。这不是降职的问题,甚至是降职。但是,洪学智没有抱怨,也没有让曾经的老战友、老首长帮他抱怨。相反,他轻松地接受了这一新任务,热情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并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人民服务。
这种态度,自然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洪学智也印象深刻。
正是这些优势,为洪学智日后的复出埋下了伏笔。后来,他回到部队,担任总后勤部和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8年,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参考资料:洪学智、洪学智插图、开国大将轶事)
——更多开国将军的故事,可以阅读历史客栈专栏,里面收录了100位开国将军的传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jiheo.com/rwly/8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