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三盛教育发出公告称2022 年 11 月 20 日已经与湖南大佳(湖南大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50031万元人民币收购湖南大佳持有的天雄新材(麻栗坡天雄新材料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天雄新材将成为三盛教育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一出,无疑为超高关注度的三盛教育注入新的能级,质疑首先扑向天雄新材,后者被指垃圾资产。
2021年,天雄新材的营业收入为1.9亿元,净亏损5202.4万元;截至2022年8月31日,营业收入为1.9亿元,净亏损3546.2万元。
综合目前情况,已成功代理A股多只股票索赔、获赔的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联民提醒您:在 2020.12.23 至 2022.4.27 买入三盛教育(300282)股票,且在 2022.4.27晚间收盘时 仍然持有这只股票的受损投资者,有望诉讼获赔。
2022.11.3,三盛教育公告称,公司与董事长林荣滨已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2022年4月28日,三盛教育发布了因存在违规担保股票可能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定期存单违规质押担保余额合计9.1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净资产52.08%。三盛教育2021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盛教育公司以自有资产为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担保本金余额为95000万元,截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尚有91000万元的担保责任未解除。这些为关联方提供的担保,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相应审批程序,三盛教育公司目前虽在积极化解流动性风险,但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息披露是连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最重要的环节,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的主要渠道,对投资者决策意义重大。三盛教育涉嫌披违法违规,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索赔。宋联民表示受损投资者应积极主动参加索赔,才可能有获赔机会。法院遵循“不告不理”原则,符合索赔条件的受损投资者可以通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错过索赔机会。
关于控股权的再次突然易主,或者被称为“卖壳”,宋联民律师指出,从违规担保到突然易主,都体现出原实控人林荣滨的财务困境。截至今年二季度,卓丰投资持有三盛教育1.02亿股,占总股本比为27.2%。2002.9.28的公司公告称,“太力科”拟受让控股股东“卓丰投资”持有的公司19.8%股份,交易总价款8.2亿元。转让价格相比当天收盘价溢价一倍以上。
索赔金额就是实际亏损金额吗?索赔金额不一定等于实际亏损金额,具体要根据您的买入时间、价格、股数、及卖出时间、价格、股数来计算。我们收到您的对账单之后会尽快为您计算,并反馈给您。
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联民曾经成功办理的股民索赔案件包括:三房巷、宝利国际、亿晶光电、祥源文化(赵薇)、贵酒(匹凸匹、岩石)、抚顺特钢、中安消、上海普天、新纶科技(新纶新材)、长园集团、奥瑞德、庞大集团、飞乐音响、济南高新、雅百特、中兵红箭、香溢融通、金正大等系列股民索赔案件。
上市公司三盛教育,是个很奇葩的公司。该公司于2011年12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以来,在短短的10年时间,就三易其主。2011年上市的时候,名字叫做“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冠股份)。
后来,福建地产大佬林荣斌重组成功,“汇冠股份”更名为“三盛智慧教育科技公司”(简称三盛教育)。现在的“三盛教育”,已经被冠上“ST”。今年9月,“ST三盛教育”,再次被转让。
2022年9月28日晚上,“ST三盛教育”发布公告,对外宣布,该公司的控股股东——“福建卓丰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卓丰投资)与“深圳市太力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太力科)签署了协议,“深圳太力科”计划以8.21亿元的资金,购买“卓丰投资”持有的“ST三盛教育”7411.27万股的股权,此笔交易完成后,“深圳太力科”将持有“ST三盛教育”19.8%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深圳太力科”的法人代表戴德斌先生,成为了这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ST三盛教育”这一次的转让,因为戴德斌先生的神秘,还有“深圳太力科”以及其他公司的神奇操作,再加上收购“ST三盛教育”的8亿多资金情况,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关注。
“ST三盛教育”现在的实控人戴德斌先生,出生于1957年,今年65岁。1982年2月,戴德斌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该校在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地矿局工作,后调入大庆油田。戴德斌在这两家单位,职务都是地质工程师。2017年3月,戴德斌从大庆油田退休。退休五年多,戴德斌突然在2022年9月,担任了“深圳太力科”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
“深圳太力科”这家公司,也很有意思。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至今也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当时的名字叫做“深圳民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只有可怜巴巴的10万元。今年9月19日,“深圳太力科”公司的注册资金,突然由原来的10万元,暴增到20000万元,一下子增加了2000倍。这种变化,不是出现什么突发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也由原来的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技术服务等领域,变更为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池制造、金属材料制造等。
让大家质疑的还有几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戴德斌的资金来源。一个在大型国有企业任职几十年的干部,怎么就能拿出这么多钱?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追问下,“深圳太力科”是这样解释的,在这8.21亿元资金中,其中的2.0399亿元,来自于自有资金(一个原来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的小公司,从哪里突然弄来的2亿多元呢?深交所没有继续问,“深圳太力科”也没有必要解释,大家也无法知道答案);其中的3.9601亿元,是向“中瑞弘远”借来的。该公司称借款的期限是36个月,年利率是12%;剩余的2.212亿元,“深圳太力科”称,打算向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公司贷款。
“中瑞弘远”的全称叫做“北京中瑞弘远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15日,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注册资金是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金却为0元。公司的业务范围: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这家成立不到4个月,实缴资本一分钱都没有的公司,从哪里来的近4亿元资金呢?还是那句话,深交所没有继续问,“深圳太力科”就没有必要回答,大家也就无法知道答案。
至于打算向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贷款2.212亿元,是打算向哪一家或者哪几家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贷款,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会不会给他们贷款,就是给贷款,又能够贷出来多少,和上面两个问题一样,深交所没有继续问,“深圳太力科”就没有必要回答,大家也就无法知道答案。
也就是说,戴德斌担任法人代表的“深圳太力科”,用来收购“ST三盛教育”的8.21亿元资金,来源都是个谜。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jiheo.com/sytz/85460.html